不愿意看到的。
但是,事情却毫不留情地出现了……“处长,怎么办?”考核组的副组长看看组长,一时不知道如何是好?“不着急。
”贾组长沉下脸,眼睛眨了眨,“请示一下老板再说吧!”老板,就是他们的顶头上司,主管考核的杜局长。
这种意外的情况,他是处理不了的。
况且,这事儿还不能拖延下去,因为,按照通常的情况,考核组应该向省委领导通报一下测评结果。
如果汇总结束了迟迟不通报,势必让人家多疑。
他在那儿守着计算机出现的汇总结果怔怔地看了半天,没有说话,想了想,还是回到了自己住的屋子里。
为了谈话方便,省委给考核组的人租用了宾馆整个八层楼的房间。
考核组的人加上省委组织部的接待人员,每人住一间,组长则住了一个套房。
组长回到自己的套房,拿起了电话,给北京的老板打了过去。
对方的电话响了,却久久没人接电话。
难道……组长看看手表,离吃饭时间还早呢,这位局长,干什么去了?就在这间歇的工夫,他突然感到,自己拨这个电话,有些盲目。
这个情况非同一般情况,说说就拉倒。
这情况处理不好,有可能会影响到一个人政治前途。
自己向老板汇报,必须得先掂量掂量,想想怎么说才好。
龚歆和吕娴都是杜局长看好的干部,现在考核遇到了意外,他肯定不会承认这个事实,他一定会设法补救。
如果补救,就得想方设法掩盖事实,回避真相,让他们两位“过关”这其中,必有“厚黑”成份、“厚黑”手段,而这种厚黑成份或者厚黑手段的执行人,非他这个当组长的人莫属。
这种事,做好了行,做不好,就容易自己搭进去。
如何既取悦于领导又保护自己的安全呢?这时,他突然发现这是一台录音电话,他想,如果把杜局长的指示录下音来,以后出了问题,自己就可以逃脱责任了。
想到这儿,他禁不住为自己的聪明感到高兴。
于是,在第二次拿起电话听筒之前,他先是看看屋里屋外是否有人偷听;然后小心翼翼地按下了录音键,这才壮起胆子来汇报情况。
“喂?”这一次,电话铃一响,对方就拿起了听筒。
“杜局,我是老贾。
”“哦,测评怎么样?”“不太理想。
”“怎么,不太理想?哪儿出了岔子?”“吕娴和龚歆。
”“他们俩?怎么回事?”“龚歆的测评问卷上弃权的很多;而那个吕娴,竟有50%的人填写了不称职。
”“不称职?怎么搞的?是不是省委书记在会议上发出了错误的信息导向?”“没,没有。
省委书记在会上什么也没说。
”“那……就是庾明捣了鬼,在台下做了手脚。
”“不会吧?”组长使劲儿晃起脑袋,“这次考核,事先他根本就不知道消息。
省委书记通知他之后,他才知道的;这……他会做什么手脚?”“老贾呀,那个北省,复杂着呢!嗯,当初提拔吕娴,他庾明就反对;他坚持要提拔那个鞠彩秀。
后来,既成事实了。
他又暗中排斥吕娴。
这样的话,那个吕娴的得票能多吗?”“可是,我观察了一下情况。
看不出庾省长有什么动作啊?”“老贾,对于省级班子,我们不能看表面现象。
要看实质。
”“实质?”“是啊,你想想,在一个省级政府班子里,两个副省长连下属50%的率都得不到,这不是很怪吗?”“是有些怪。
局长,你说,下一步我该怎么办?”“这个结果不能公开。
”“好,我现在还封锁着消息呢!”“嗯,再重新测评一次。
”“重新测评?”“嗯。
”“要是省委书记不同意呢?要是人家问重新测评的原因呢?”“你就说,这是工作安排。
”“好。
我懂你的意思。
”放下电话,贾组长又将录音重放了一遍,觉得自己没说错什么,对自己的做法很满意。
“重新测评,为什么?”庾明一接到省委书记的电话,就迷惑不解了,“是不是第一次测评的结果不合乎他们的心意?”“别问那么多了。
你就让秘书长安排接待吧。
-->>(第2/4页)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